廣州醫學專家聯合指導 2015全年防病指南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里,你的身體還好嗎?其實我們的身體在春夏秋冬都會產生不同的健康問題,一年12個月的每個月都有不同的養生秘訣。如何防患于未然,讓我們一整年吃嘛嘛香,身體棒棒?家庭醫生在線為大家帶來2015年全年防病指南,讓我們以最健康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吧!
一月:慢阻肺、螨蟲皮炎
很多人對慢阻肺并不了解,造成了即使患上慢阻肺也不清楚或者不積極治療。特別是肺部功能比較差的老人、孕婦、幼兒、吸煙人群、長期接觸粉塵油煙和空氣污染的人群都更容易患上慢阻肺。有些慢阻肺早期沒有明顯癥狀,有癥狀的可能會咳嗽、咳痰、慢慢地會出現有喉嚨痛的勞力氣喘。如果發現通氣量降低得過多,或者超過兩個月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就要警惕是否有患慢阻肺的可能,需要做肺功能檢查來確診。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錦鴻
冬季如果穿上衣櫥里很久未穿的厚衣服,蓋上許久沒用的棉被,皮膚可能會騷癢甚至引起丘疹,這很有可能是得了螨蟲性皮炎。特別是在南方溫度和濕度都較高,很容易滋生螨蟲,接觸滋生螨蟲的衣物和被子就有可能被螨蟲咬到或者被螨蟲分泌物刺激到而引起螨蟲性皮炎。大家在入冬時穿衣蓋被前一定要清洗干凈,在陽光下暴曬1-2天。收納衣物之前也應如此,最好可以收藏在真空壓縮袋中。如果患上螨蟲性皮炎應及時就醫,切勿亂用藥和涂抹花露水,以防造成過敏反應。
指導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皮膚科主任鄧列華教授
二月:一氧化碳中毒、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如果在家用煤氣洗澡、煤炭明火取暖的話,又緊閉門窗的話就很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有些朋友開車時開著空調但不開窗,長期下來也會造成慢性的一氧化碳中毒。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以上經歷,并且伴隨頭痛、無力、眩暈、勞動時呼吸困難甚至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的話就要警惕了。一旦出現癥狀,需迅速將病人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打開門窗,臥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嚴重的患者,必須向醫院求救并立即進行人工按壓急救。平時應注意通風、使用直排式熱水器,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過久地開放空調機,有條件者可以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
指導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健康教育與咨詢門診主任陳祖輝博士
如果在冬季灰霾天依然開窗睡覺,第二天可能會出現鼻干、咽痛的情況,這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醫生建議,即使身體抵抗力再強的人也不應在灰霾天開窗睡覺。本身就有呼吸系統疾病的遇到灰霾天則更容易加重病情。冬春交接要注意飲食清淡,少煙少酒,多吃青菜和蔬果,合理作息,度過這個呼吸系統感染高發的時期。
指導專家: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董玉禮教授
三月:過敏性鼻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有些人在春天特別容易打噴嚏、流鼻涕,以為是感冒,其實也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遇到灰塵、花粉就開始打噴嚏、鼻塞、流鼻涕,而且所有癥狀沒有先后之分,經常一起發生。如果癥狀持續超過10天,很可能就不是感冒而是鼻炎了。過敏性鼻炎會影響正常生活工作,還有可能引發哮喘,如有發生,需要堅持治療。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主任中醫師龍目恒
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如果兒童出現疲累、四肢酸痛、發燒、畏寒、流涕、鼻塞、咳嗽等癥狀,則往往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這段時間要避免孩子傳染感冒,記得多喝水,勤洗手,適時運動增強免疫力,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還需避免兒童被動吸煙的環境。飲食上,可給孩子煲些清淡易消化的湯水,多吃瓜果蔬菜。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陳德暉教授
四月:過敏、中耳炎
春季四月的氣候開始溫暖起來,很多人都會去賞花踏青,但是過敏性體質的人吸入花粉很容易會打噴嚏、流鼻涕、鼻癢、起疹子,有哮喘病史的有可能誘發哮喘。春天的溫差、花粉、塵螨、病菌都有可能引發過敏。食用海鮮、動物內臟、魚類、豆類都需要小心過敏。過敏體質的人飲食上要注意,辛辣溫熱食物能刺激機體,這類食物應少吃或不吃,如酒、濃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蝦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屬甘溫的食品,如羊肉、雞肉、南瓜、芋艿、龍眼、栗子、鯉魚、鰱魚等也應少吃。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周冼苡教授
細菌、病毒感染或過敏引起的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都可引起中耳炎。急性鼻炎最易并發中耳炎,小孩比較多發,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可引起流膿、鼓膜穿孔,還有些轉化成慢性中耳炎就會比較難治。如果孩子晚上睡覺打呼,家長不要以為孩子睡得香,其實很有可能是鼻炎問題,打鼾嚴重的話會導致睡眠時缺氧,睡眠質量明顯下降,這會影響到孩子身體及大腦的生長發育。另外,若發現孩子不明原因的發燒、哭鬧不停、撓耳朵、厭食、總流鼻涕,或是突然叫耳朵里面痛,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指導專家: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王承華副主任醫師
五月:濕疹、過敏性鼻炎
預防春季濕疹的發生首先要做好戶外防護,此外就是在日常的飲食當中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每天攝入總量為1000—2000毫克的維生素C,在三餐的時候分次吃下,同時每天再攝入400個單位的維生素E。過敏體質的人應少曬太陽,少到公園等花粉、柳絮較多的地方去,還需經常開窗換氣保持房間空氣流通。而對于以往有過日光性皮炎、季節性皮炎的人,要注意盡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盡量不要使用堿性的化妝品和香皂。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周冼苡教授
除了最常見的塵螨過敏和花粉過敏,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對霉菌過敏。南方空氣濕度大,是霉菌和塵螨的“溫床”,室內空氣不流通也會引起霉菌和塵螨滋生,利用空氣抽濕機能夠讓空氣濕度沒那么大。這種時候必須戴口罩,或者去空氣好一點、干燥一點的地方“避風頭”。過敏性鼻炎患者平時也要及時留意天氣變化,只要發現天氣晴朗有陽光,就抓緊時間開窗通通風,曬曬被,讓空氣流動,也是有好處的。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副主任醫師梁國祥
六月:螨蟲皮炎、小兒肺炎
六月天開始熱了,不少市民家中已經鋪上涼席,一圖夏夜涼爽。只是睡涼席若是不注意,也可能因此患上皮炎。當人睡在有螨蟲的涼席上,螨蟲蜇咬之后將腺體分泌物注入人體皮膚,就容易引起人體皮膚的過敏反應,皮膚出現瘙癢、丘疹、紅腫等癥狀。單純的燙洗或暴曬都不能達到完全消滅粉塵螨的目的,必須要燙洗后再暴曬,而且最好每周清洗一次。可以使用對人體無毒性的殺蟲劑噴灑并密封一段時間再清洗。也可以用開水燙涼席,只要把第一次使用的涼席在開水里燙10分鐘左右再晾干,就可以除螨了。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皮膚科劉利平副主任醫師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肺炎,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春季和冬季更加高發,因此忽略了在夏季對兒童肺炎的預防護理。肺炎是常見病,但不是簡單的疾病,但其實分類很細,要有很豐富準確經驗的醫生判斷甄別。預防小兒肺炎主要要注意家庭的衛生,環境的通風,鼓勵母乳喂養嬰兒,鼓勵孩子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按時作息,生活規律。另外也建議疫苗的注射:7價肺炎疫苗、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
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兒科楊京華主任醫師
七月:貼天灸、中暑
天灸已成了廣東一道獨特治療風景,很多人趁著三伏天貼天灸進行冬病夏治,一般正確的治療對過敏性鼻炎有效率可達83%,對哮喘有效率可達94%,對慢性關節疼痛有效率可達95%以上。最好不要自己買藥自己回家貼敷,因為藥是要貼在穴位上的,而且每次貼敷的穴位不同。身體健康的人不需做天灸治療,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特別是屬于虛寒性體質的人可以通過天灸來保健。
指導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針灸科主任趙倉煥主任醫師
夏季炎熱,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可以引發中暑。大汗、口渴、頭暈、耳鳴、惡心、心慌等都是中暑的前兆,不要忽視這些小癥狀。經常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群以及心腦血管、肝、腎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年老體弱者和兒童更要警惕中暑。發現有人中暑需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利用擦洗、冷敷等方式降溫。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飲用降暑飲料、藥品等降暑。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科吳金輝主任
八月:中耳炎、低鈉血癥
進入三伏天,很多人開始選擇游泳避暑消夏。但因為游泳方式不當,導致耳朵進水,引發中耳炎的情況也隨之增多。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時會感覺聽力下降,過幾天才發生耳痛、流涕、打噴嚏等癥狀。若未經及時治療,中耳炎有可能演變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發展成腦炎,特別是兒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內有病變(如鼻竇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膿的患者不宜游泳。游泳時還可使用專用耳塞,以防止水進入。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董玉禮教授
夏天由于出汗多,汗液中含有鈉,出汗量大時不要只喝白開水,以免引起低鈉血癥,如果大量出汗后可以適當地在水里加些食鹽,然后休息1小時左右,做一些準備活動再洗澡。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洗溫水澡。夏天出汗后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應常開空調,最好也不要用冷水或冷毛巾擦身體。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血管內科吳朝暉主任
九月:教師咽嗓疾病、脾胃亞健康
9月10日的教師節讓我們關注到教師職業潛藏著的聲音嘶啞等咽喉和呼吸道疾病,影響了教師的工作與日常生活。教師過度用嗓容易引起聲音嘶啞,而板書的粉筆末,吸進去以后會出現咽炎,還會出現肺部毛病,比如支氣管炎。預防咽喉疾病,最重要的是科學用嗓。教師們要注意聲音保持穩定正常的節律和頻率。學校可以為教師配麥克風等設備,減輕教師身體負擔。教師也可以用陳皮、麥冬、菊花來泡水喝。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總隊醫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主任中醫師龍目恒
夏秋交替時節,氣候由濕熱逐漸變得干熱,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也是養脾胃的好時機。一旦感覺到腸胃不舒服,食欲下降、胃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時,就應該及早去正規醫院機構就診,查明病情,及時治療。平時要養成一日三餐要進食規律,細嚼慢咽,減輕胃腸道負擔。以柔軟、易消化,清淡、溫和,可口的食物為主。少喝冷飲,少吃甜食,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每餐飲食量七八分飽即可,避免吃太飽給胃增加負擔。
指導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王紅主任醫師
十月:秋季花粉過敏癥、腸道傳染病
人們通常認為春季是花粉過敏的多發季節,事實上夏秋的9月至10月也是花粉過敏的高發期。有些人一到秋季就會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咳嗽甚至氣喘。花粉過敏可引起皮膚瘙癢,急性蕁麻疹、濕疹、鼻竇炎等。花粉過敏的患者應注意盡量避免接觸花粉,盡量少開門窗,減少外出,尤其是盡量少到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去聞花草,晚上關上臥室窗戶睡覺。盡量少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在必要外出的時候,可以戴太陽鏡、戴帽子、打傘或涂潤膚霜。若遇過敏癥狀較輕,可按說明自行使用抗過敏藥物,但如果癥狀較重或出現哮喘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指導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皮膚科吳巍斌副主任醫師
腸道傳染病是一組常見的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主要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甲型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這幾種類型。一般是通過糞、口,經過消化道傳播,在治療痊愈之后就不會傳染給他人。不過在治療未愈時需注意隔離,要經常洗手,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牙刷、便器等,便器用后也需及時消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結構搭配,盡量吃新鮮高纖維青菜水果,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適當的體育運動維護腸道健康。另外冰箱中的食物也可能有細菌,腸道敏感的人經常直接吃冰箱里的食物有可能感染上細菌或病毒。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
十一月:上消化道出血、兒童秋燥咳嗽
秋季氣溫降低,晝夜溫差懸殊,“秋涼”使得腸胃受低溫刺激,繼而胃粘膜受損,導致上消化道出血。而且重要節假日后,食用油脂類、生冷類食物會讓腸胃負擔加大,常“饑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的不良生活習慣,都擾亂了腸胃健康,容易引發上消化道出血。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拉黑便嘔血等癥狀,那你很有可能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秋季預防消化道出血首先要保證三餐規律不過飽,多食用低鹽低脂低糖的食物,少吃生冷刺激的食物;生活作息要正常,睡前別吃夜宵,遠離濃茶、咖啡或煙酒。一旦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不要諱病忌醫,避免病情惡化的情況出現。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樊力紅
咳嗽是人體一個自我保護的反應,會把氣道里面不正常的東西通過咳嗽排出來,比如痰液,或者吸入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兒童秋燥咳嗽主要是由氣候因素引起,秋天的干燥氣候容易損傷氣道粘膜,從而引起一些氣道的炎癥,引發咳嗽。濕咳治療應首先祛痰,從兒童用藥角度來講,應盡量選擇成分單一的藥物。 如果是干咳,建議多喝水,多吃一些潤肺的瓜果和食物預防秋燥干咳。很多廣州人喜歡用中成藥來止咳,認為中成藥沒有任何副作用,這種認知是不科學的。絕不可以對兒童長期、大量濫用中成藥,因為濫用某些中成藥可能損害肝腎功能,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黃柳一教授
十二月:失眠抑郁癥、秋冬季糖尿病
秋冬季節失眠,很多人都把它當做一種季節性的疾病,因而置之不理。其實很多抑郁癥患者情緒較為悲觀消極,造成終日思慮難以成眠。每年有70%自殺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所以失眠抑郁問題要引起重視。如果失眠癥狀維持在兩個月之內的話,則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來調理,若是超過兩個月的失眠癥狀,則需要求助于醫生,不要盲目服用安眠藥。有很多人在平時性格和情緒都很好,但是到了秋冬季就容易觸景傷情,這類人平時可以多曬曬太陽,多多運動,可以多吃些果仁類的食物,比如板栗,花生,芝麻,核桃等等。
指導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神經內科高敏主任醫師
寒冷天氣能夠刺激人體的交感神經,使人體內腎上腺素及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這些激素的變化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而且這時一旦感冒,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合并肺炎等感染。冬季氣候干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對手足護理不當,可能會讓微小的傷口迅速發展而成為糖尿病足。可以每天用溫水洗足,以5-10分鐘為宜,洗完擦干凈潤膚露和維生素E軟膏,并輕輕地按摩足部。切忌餐前餐后大量進食水果,應該放在兩個正餐之間吃些含糖低的水果,這樣才能保證血糖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胡春玲主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